1月2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21名医护人员在旗帜上庄严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他们是我院派遣的第一批支援湖北疫区的医疗队员。
他们,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
他们还有很多名字,分别是女儿、母亲、妻子、儿子、丈夫……
他们带着患者的希望、家人的重托和同事的关怀,只记着自己是一名医务工作者,让医者的职业精神在疫情防控救治一线温暖传递。
病患“殷切切”的希望
6日的夜班,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独自前来就诊,双肺的病变已经非常严重,周亮医生惊讶于他居然能一个人步行前来就诊。很快,联系好了隔离床位,但他的家人却拒绝前来照料,连件衣服也不愿送来。老人倚靠在冰冷的椅子上低声抽泣,周亮尝试着去开导,去安抚,可几句话显得微不足道,因为那哭泣的不是眼泪,是被埋葬的亲情,无可替代。
“大夫,我的病能治好吗?” 老人问。
“有我们在,疫情一定会退去的,要有信心!”看着老人无助、绝望的表情,周亮说道。老人紧锁的眉头这才稍稍舒展了一些。
走在去隔离病房的路上,老人走的很慢,背影看起来沉静而忧伤……
面对病患殷切的眼神,周亮感觉身上的责任更艰巨了。
让周亮欣喜的是,通过医护人员夜以继日的治疗,五位患者康复出院了!这个好消息就像一道曙光驱散了笼罩在宜城上的阴云。
希望, 这两个字永远都在……
家人“沉甸甸”的重托
2月6日,宜城市下起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一早,窗外已是白茫茫一片,雪花像无数萤火虫扑闪着翅膀,在天空中旋转、飞舞。
“如果在平时,这景象一定美极了,可现在实在让人高兴不起来,我担心这么湿冷的天气,会有更多的人生病,我们的物资已经告急……”周亮医生照例记着每天的所思所感,偶尔游离的思绪让他些许伤感。
当日,王艳医生接到了父亲的短信:工作一切都顺利吗?你们这次去湖北,任务艰巨而光荣,你们代表的不是医院,是宁夏党委、政府和全区六百多万人民的重托,一定要尽心尽责,救治病人。家里孩子有我们看护,尽可放心,盼你早日归来……还未看完,王艳已经泣不成声,她心里暗暗发誓:我一定竭尽全力,尽我所能,与大家齐心协力,守望相助,早日战胜疫情!
重托,这两个字总在心里……
同事“暖盈盈”的关怀
2月8日是今年的元宵佳节,远在千里之外的“战士”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只能寄情于几行单薄的文字来表达。
风雨风行,心手相牵。
“你们作为家属,不仅要默默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更要承受挂念的煎熬。你们是幕后英雄,我们就是你们坚强的后盾!”2月7日,医院党委书记李银山、院长吕金捍等院领导带领各职能处(科)室负责人通过走访或其他形式慰问了赴湖北和援助自治区第四人民医院抗击疫情一线医疗队员的家属,并将慰问信递到了家属手中。
赴湖北医疗队微信群里,队员纷纷表达着感激之情:“刚接到家里人的电话,医院领导都来慰问了,收到了很多礼品,我和家人都很感动。”“谢谢领导的关心,我们一定保护好自己,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早日平安归来”……
2月6日是联络员王楠的生日,忙碌了一天的他回到宿舍看到摆在桌上的水果,旁边还附有一张纸条,暖意油然而生。“服务员待我们就像家人,这些日子,从当地领导到服务员、司机师傅待我们就像家人,我心里暖暖的。”
关怀,这两个字无处不在……
希望、重托、关怀其实是患者、家人和同事对一线医务人员的爱,这份爱期盼着你们高高兴兴去,平平安安归。
无烟之战,战士们,保护好自己, 记得归来之日,一个都不能少!
图为李银山书记慰问一线医疗队员家属
图为吕金捍院长慰问一线医疗队员家属
图为王楠所在住处来自服务员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