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血肉之躯铸钢铁长城

发布时间:2020-02-17来源:

在疫情防控胶着对垒的紧要时期,战胜疫情的信念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涌动。

  医护人员用血肉之躯筑起抗“疫”的“铜墙铁壁”。

“我不知道你是谁  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2月13日20时许,到了护士张雪交班的时候。在不远处,只见一位男护士一手护着心脏,一手支在走廊的窗台上,他躬着背,从口罩的雾气看他好像在大口喘着粗气,他招了招手,张雪急忙走上前询问,他气喘吁吁地说:“我这会心慌气短,昨晚有个同伴晕倒了,我们看护的十个重症病人是分开放置的,早上7点多又收了一个插管抢救的……”

  作为监护室的护士,张雪深知如此忙碌的夜晚,会让人体力严重透支。看着男护士用手掌护着心脏的样子,她想起一首歌《为了谁》:

“汗水湿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谁 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为了谁 为了秋的收获 为了春回大雁归

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

你是谁 为了谁 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

谁最美 谁最累

我的战友 我的兄弟姐妹”


  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都全副武装,看不见长相,更不知道名字,仅看眼睛,这位男护士应该是个年纪尚轻的小伙子,张雪拍拍他的背,嘱咐他尽快休息,没有更多语言的安慰,交接完病人,看着他疲惫不堪的身影,又往病区走去…… 

“越是在这个时候  我越不能离开我的战场”


  “包裹的严严实实的防护服一穿上气就不够用,一会儿汗水就顺着后背往下流,往往忙完一天,脚也不听使唤了,穿在里面的衣服也都湿透了。”王伟说。2月3日,由于工作繁忙,他不慎摔了一跤,组长看他体力不支,命他赶紧休息调整,他心想:护理部就只有3个男护士,而且我还是党员,此时怎么能安心休养。他一瘸一拐的又继续回到病区……

  对于王伟来说,这是一个必攻的阵地。

  2月12日晚6时,王伟接到家人的电话:爷爷去世了。脑子一片空白的他在宿舍呆坐了一会,眼泪止不住地流。组长得知此事要求他晚上休息,不用上夜班,但王伟说:“越是在这个时候,我越是不能离开我的战场。爷爷不在了,我在这里战斗,多挽救一个病人,才是对爷爷最好的告别。”他擦干眼泪,稳定情绪,晚上八点如期交接班,那一晚他一直坚守到凌晨2点……

“疫情不散我们不撤  唯愿与襄阳共进退”


  2月14日晚11时许,我院第一批援鄂医疗队21名队员主动请战,愿意留下与襄阳共进退:“疫情不散,我们不撤, 全体队员愿与指挥部、与襄阳同呼吸、共命运。” 

  联络员王楠和党支部书记刘辉首先带头表态愿意继续留守,随后,临时党支部微信群中的5名正式党员、11名提交入党申请书的“战士们”回应接踵而来……

  “在湖北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我愿意继续留下来,跟襄阳的医护兄弟姐妹一起战斗。请党组织相信我,并支持我的决定。”

  “我们是一家人,困难面前,共同进退,留下来继续战斗。”

  “我请求留下来,继续战斗到底。”

  “这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的义务和责任!”

  “关键时刻,共产党员不下火线。”

  “党旗所指,就是我们战斗的方向,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共产党党员!” 

  “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同心协力,战斗到底!” …….

  通知发出后,一句句感动的话语开始刷屏。

  “近20天的奋战,我们已经熟悉襄阳的情况,更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里需要我们,我们愿意继续留在襄阳抗击疫情。”王楠代表医疗队表态。

  这些简短的回答背后,是崇高的初心和强大的医者使命在支撑着这些白衣勇士。敢于在这个时候迎难而上、敢于冲锋在前,这就是他们永远不变的使命。

  在这场无烟之战中,这群“捍卫者”将使命记在心中,把责任扛在肩上,凝聚起“万人万双手,推着泰山走”的磅礴力量,他们用身躯筑起城墙,一段段城墙连起来铸成了连绵万里的钢铁长城。

  这终究是一场卓而不凡的“战役”。


总院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正源北街301号
西夏分院地址:宁夏银川怀远西路148号(银川市西夏区 区党校对面)
医疗急救中心地址:宁夏银川兴庆区解放西街429号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备案号:宁ICP备16000124号 审核文号:宁卫网审[2015]第0012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729号

关闭

请扫码关注
官方服务号

请扫码下载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互联网医院